蔚来小米联手辟谣海外资金转移传言,双双启动法律追责
- IT大事件
- 2025-08-09
- 962
8月8日,一则关于富国银行茅某某操盘跨境保理项目协助中企转移资金的传闻在社交平台扩散,直指小米、蔚来牵涉其中。当日晚间,两家企业以近乎同步的节奏强势辟谣。蔚来相关人士向媒体斩钉截铁回应:"假消息",并直言公司与富国银行及茅某某从未存在任何形式的合作或接触。几乎同一时间,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社交平台发布声明,称经全球范围核查,小米与富国银行及"茅XX"同样毫无交集。
传闻细节指向性明确——茅某某运作的跨境保理项目表面为科技企业融资,实则通过复杂佣金结构向海外转移资金。此类指控在资本敏感时期极易引发市场波动,尤其针对蔚来这类重研发投入的车企。公开记录显示,蔚来创始人李斌今年3月曾详述资金去向:累计研发投入已达600亿元,季度研发支出稳定在30亿元左右,去年研发费用超130亿元,同时在全国铺设换电网络,甚至在偏远地区布局充电桩。截至2024年底,公司现金储备仍维持在42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富国银行茅某某身份特殊。外交部7月21日记者会证实,茅晨月(即传闻中的茅某某)因涉及国内刑事案件被依法限制出境。外交部发言人当时强调"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在中国都要遵守中国法律",并称此为独立司法个案。该背景让此次企业资金转移传闻更显微妙。
从企业反应看,此次传闻的杀伤力显然已触及红线。蔚来明确表示已完成取证并将追究造谣传谣者法律责任;小米更先行一步,宣布司法程序已经启动。这种同步且强硬的危机处理,在近年科技圈舆情事件中颇为罕见。有观察人士指出,当前国际金融环境复杂,此类指控若发酵可能影响企业海外融资渠道,甚至波及国家商业形象。
回溯事件时间线可见操作痕迹:先有金融机构人士涉案被控,再发酵为关联企业资金转移疑云。虽然传闻未出示具体转账凭证或合作协议,但"跨境保理""复杂佣金结构"等专业术语的包装仍具迷惑性。在法律层面,捏造上市公司资金异动信息可能涉嫌诽谤罪,若造成股价异常波动,还可能违反证券法规。两家的雷霆手段,既为自证清白,更为震慑暗处推手。
耐人寻味的是,蔚来在辟谣中特意强调"未有任何形式的接触",将合作可能性彻底归零。这种不留余地的表述,反映出企业对资金合规性的绝对自信。李斌此前谈及资金管理时坦言"交过学费",但超600亿研发投入、130亿年度研发费用、657亿年营收等数据经审计披露,资金流向本就具较高透明度。而小米近年境外资金流动始终受投资者高度关注,50亿美金级别的转移更无可能绕过监管。
这场风波揭示出新挑战:跨国金融机构人士涉案,正成为做空中概股的新弹药。当"金融合规"变成武器时,企业除法律反击外,或需建立更主动的跨境资金流动披露机制。毕竟在真相与谣言赛跑的时代,沉默的代价远高于诉讼的成本。
本文由YinTaoDai于2025-08-09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liuhe.jltcw.com/20257672.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