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爆料董宇辉单飞年入二三十亿遭否认,直播江湖暗流再起
- IT大事件
- 2025-08-17
- 1209
8月16日,罗永浩在社交平台投下一颗炸弹:“董宇辉自立门户后,一年的收入是二三十个亿。”短短一句话瞬间点燃舆论,话题阅读量突破5亿。他同时翻出旧账,指董宇辉在东方甄选时期“北京买房还要借钱交首付”,矛头直指资本对人才的亏欠。不到24小时,与辉同行公司向媒体斩钉截铁回应:“该信息不属实”,重现了今年1月董宇辉面对“28亿收入排行榜”时“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的无奈。
表面看是数字之争,内里却是直播电商最敏感的神经在抽动。罗永浩的算法自有支撑:第三方数据显示与辉同行2024年销售额破百亿,按头部主播10%-30%的佣金分成,二三十亿确在合理区间。但直播间后台的复杂账本远非如此简单。“收入是收入,净赚是净赚”,圈内人一句调侃道破天机——团队分成、税收成本、运营开支层层剥离后,最终落入口袋的数额必然大打折扣。据业内估算,主播真实净收益通常只占销售额的3%-5%,百亿流水背后能否撑起二十亿净收入,依然迷雾重重。
董宇辉的财富拼图正显露出多元轮廓。除了直播佣金,其个人品牌“宇辉说”推出的文化课程单期销售额破亿,新能源车企代言费据传超五千万,更别提通过7658万元收购与辉同行获得的股权增值空间。这种“知识输出+流量变现+资本运作”的三重模式,彻底打破了李佳琦时代“带货=喊单”的单一收入结构。
耐人寻味的是,失去顶梁柱的东方甄选反而股价飙升。自董宇辉去年7月离职,其股价从最低8.92港元飙升至41港元,涨幅超357%,市值突破430亿港元。但同期财报揭穿表象:若剔除出售与辉同行的收益,公司去年下半年核心业务实际盈利仅3270万元,与股价的青云直上形成冰冷反差。资本市场的狂欢,更像是对俞敏洪“去头部化”战略的投票——当主播矩阵替代个人英雄,供应链优势覆盖IP依赖,企业估值逻辑已然重构。
主播与平台的博弈史从未如此鲜活。罗永浩的炮轰被部分网友解读为“替打工人鸣不平”,但反对声同样尖锐:董宇辉的知识带货风格成型于新东方的讲台,初期流量依托企业背书,所谓“单飞神话”实为双方共同育果。而顿顿等主播接连出走东方甄选时抱怨的“决策不透明”,又暗示着机构化运作的深层矛盾。当95后主播在直播间讨论《理想国》收获百万点赞时,他们创造的早已不是商品差价,而是难以量化的情绪溢价。
这场没有发票的罗生门,终将沉淀为行业转折的注脚。董宇辉用股权收购完成“打工人到老板”的身份蜕变,俞敏洪以断腕转型验证平台韧性,而围观者记住的或许是罗永浩那句诛心之问:“所有人都懂宇辉的价值,只有他们公司高管不懂?”当镜头前的知识精英不再甘心做资本流水线上的高级零件,直播电商的分配革命才刚刚开始。
本文由YinWeiBin于2025-08-17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liuhe.jltcw.com/20258384.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