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日本重拳出击iOS浏览器垄断墙年内将塌

日本重拳出击iOS浏览器垄断墙年内将塌 iOS浏览器引擎 日本智能手机法 苹果开放政策 第三方浏览器 WebKit垄断 移动生态改革 监管合规 浏览器选择权 第1张

   东京的夏末空气里飘着紧张气氛。日本政府官员将一份正式通知发往库比蒂诺,文件里一行加粗的截止日期格外醒目——2025年12月。苹果工程师们盯着这行字,知道平静的日子结束了。日本最新版《移动软件竞争法》实施指南犹如一纸战书,要求苹果在年底前拆除那道筑了十五年的墙:向第三方浏览器引擎开放iOS系统。

   目前,Chrome、Firefox等浏览器在iPhone上只是穿着不同外衣的Safari,内核都被强制使用苹果的WebKit引擎。数字权利组织多年控诉这是戴着镣铐跳舞,竞争对手无法施展真正的技术实力。日本公平交易委员会119页报告捅破了这层窗户纸,直指苹果“设置技术或财务上的不合理门槛”和“引导用户远离非WebKit浏览器”的软性封杀策略。

   新规的锋利之处在于细节。设备首次激活时必须立即弹出浏览器选择界面,不给默认设置留喘息空间。相比欧盟《数字市场法案》的模糊地带,日本直接把提示时机钉死在“设置过程中或相关应用首次启动时”。这记重拳打在了苹果生态控制的七寸上——用户选择权。

   更让苹果工程师头疼的是系统接口开放条款。法律要求第三方引擎获得与Safari同等性能的API访问权限。虽然允许苹果提供替代接口,但白纸黑字写着“不得明显逊色于Safari专用API”。去年在欧盟的妥协方案这次行不通了,当时苹果给第三方引擎套上二十余项功能限制,被开发者嘲讽为“带着枷锁的开放”。

   全球监管风暴正在合围。当英国考虑跟进日本模式时,硅谷观察家嗅到转折点的气息。OpenWebAdvocacy组织在官网声明中预言:“2026年或成苹果失去浏览器控制权的元年。”这并非危言耸听。日本市场占苹果全球营收的8%,在亚洲高端机市场更具风向标意义。若苹果对抗监管,可能面临高达当地营收20%的罚款。

   苹果的妥协或许已在酝酿。内部消息人士透露,工程师正紧急评估Blink(Chrome引擎)和Gecko(Firefox引擎)在iOS的适配方案。但真正的较量在细则层面——如何定义“实质性性能劣化”?怎样算“不合理技术门槛”?这些模糊地带将成为下一个战场。

   当东京的樱花再次盛开时,iPhone用户或许将见证历史:在设置新机时,Chrome能调用谷歌的渲染引擎疾速加载页面,Firefox可自由部署隐私保护技术。移动互联网的巴别塔正在倒塌,而日本监管机构挥下了第一锤。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