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华星MiniLED直显屏量产突围,高对比度撬动商用显示新格局
- IT大事件
- 2025-08-07
- 1503
在苏州基地的生产线上,一块P1.2规格的COB显示屏缓缓完成最后检测工序。8月初,TCL华星首款MiniLED产品正式量产下线,这个时间点比原计划提前了整整15天。从外部看,这只是一次常规的技术迭代,但深入产业链便会发现,5000:1高对比度参数背后,藏着中国显示技术对高端商用市场的冲锋信号。
量产仪式低调举行的同周,上海ChinaJoy展会现场,TCL华星刚向电竞玩家展示了5000:1原生对比度的HVABlack技术。看似无关的两个场景,实际共用着同一套技术底座。全新量产的P1.2COB显示屏正具备这种基因——0-800nit宽幅亮度调节能力,搭配5000:1对比度,在指挥中心监控屏或会议室大屏上,能同时应对强光环境和暗场细节需求。一位参与设备调试的工程师打了个比方:'就像能在烈日下看清阴影里的文字,又能在黑夜画面里分辨枪口的金属反光。'
选择COB技术路线本身就带着风险考量。相比传统SMD封装,COB(ChiponBoard)将LED芯片直接封装在基板上,虽大幅提升可靠性和对比度,但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企,过去多是国际巨头的竞技场。而TCL华星从去年7月立项到产线跑通,用一年时间跨越了良率爬坡的深水区。就在两个月前,其MiniLED三期项目提前22天投产,17.1亿颗的年产能如同提前备好的弹药。
在消费级市场,TCL用7000:1对比度的蝶翼星曜屏树立高端标准后,突然在商用领域以5000:1产品开路,策略值得玩味。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会议室、安防监控等商用场景对稳定性要求严苛,5000:1这个'恰到好处'的参数既能形成技术压制,又避免陷入过度配置的成本陷阱。就像顶级越野车不会全用赛道级配置,商用显示领域讲究的是'可靠冗余'。
更深的博弈在于技术储备的交叉赋能。量产仪式上未提及的是,产线上部分光学检测设备移植自印刷OLED项目,而聚光微透镜技术则脱胎于去年底发布的第四代透镜方案。这种技术流动的意义可能比单品量产更重要——当三星玄龙骑士电竞显示器采用HVAFast技术冲击240Hz高刷时,TCL华星已在用制造端的混血创新降低试错成本。
就在量产消息发布前48小时,某沿海城市交通指挥中心刚验收完首批测试样机。值班员发现,凌晨3点的监控画面里,隔离带锈蚀螺钉的反光未被算法误判为雨滴。这种细微处恰是COB封装的价值:没有支架遮挡的光学结构,让无效光斑减少37%以上。
当业界还在争论分区数量时,TCL华星在量产宣言里埋了句话:'从背光到成像全链路优化'。这或许暗示着其技术路线已转向系统作战。就像造芯片不止看晶体管数量,显示技术的战争正在从参数竞赛升维至体系对抗。
本文由WenLei于2025-08-07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liuhe.jltcw.com/20257534.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