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觅跨界智能电视,创维团队遭挖角背后暗藏行业变局
- IT大事件
- 2025-08-09
- 723
智能清洁领域的黑马追觅科技突然将触角伸向了显示设备市场。据行业消息源透露,该公司已基本完成显示器及智能电视团队的组建,核心策略是从传统电视厂商创维处挖走多名技术骨干。这一动作被解读为追觅布局全屋智能生态的关键落子,但背后的人才争夺战和行业变局更值得玩味。
新团队组建过程中,创维显示器部门成为追觅的重点目标。多位具有研发经验的资深成员被高薪挖走,直接充实到追觅新成立的显示设备业务线。从团队构成来看,追觅计划走线上销售为主、参数性能为卖点的路线,瞄准对性价比敏感的年轻消费群体。这与其扫地机、智能牙刷等产品的打法一脉相承。
追觅的扩张堪称激进。去年推出智能牙刷,今年初传出筹备充电宝项目,如今又突然杀入电视领域——这个在2025年上半年全球出货达9250万台的市场并非蓝海。TrendForce数据显示,行业前五名三星、TCL、海信、LG和小米已占据65.6%的份额,其中TCL上半年出货增长12.5%,海信增长7.3%,头部效应愈发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高端市场正经历技术迭代。MiniLED电视因高对比度、精准控光等优势成为新宠,2025年全球出货预计激增67%至1290万台。中国品牌在此领域表现抢眼,TCL、海信、小米三巨头联手拿下62%的全球份额,而中国市场的增速更达到惊人的142%,贡献全球近八成销量。追觅此时入局,显然想借技术转型窗口分一杯羹。
但跨界背后,追觅的人才策略引发争议。今年3月,九号公司CEO王野在朋友圈曝光某企业实施“断指计划”——以数倍薪资挖走科沃斯、石头科技等竞争对手的核心员工,三个月后便以各种理由辞退。虽然未点名,但业内人士普遍将矛头指向追觅。更早前,影石创新创始人刘靖康也曾痛批某公司“底线在马里亚纳海沟”,暗指其恶性挖角行为。
讽刺的是,追觅自身也面临人才流失困境。2022年以来,包括常务副总裁、人形机器人业务负责人、执行总裁在内的多位高管相继离职创业,公司被戏称为苏州机器人界的“黄埔军校”。客户服务总监年初的出走,更暴露了管理隐忧。
更大的挑战在于产品质量争议。截至今年3月,黑猫投诉平台累计收到4300余条针对追觅的投诉,主要集中在扫地机故障频发、售后响应迟缓等问题。有消费者反映新买的扫地机器人仅使用两个月就出现“摸鱼式工作”——部分区域拒绝清扫。同时,追觅还陷入与科沃斯系的21起专利诉讼,索赔总额约8000万元,暴露出技术积累的短板。
创始人俞浩曾宣称要“用AI创新思维重构生活空间”,但全屋生态的蓝图尚未实现,根基已然动摇。当消费者为3700元的扫地机故障维权时,追觅却忙着将产品线从清洁电器扩展到白电厨电,再跨界到电视领域。这种扩张节奏令人质疑其技术储备能否支撑多线作战。
电视行业正值MiniLED爆发的关键期,但政策补贴驱动的增长具有不确定性。行业报告明确指出,今年市场增量主要来自“国补力量”,厂商必须“稳渠道、保盈利、铸品牌”才能活下去。追觅选择此时杀入,既要面对技术壁垒,又要解决自身品控危机,其倚重的“参数战”能否在高端市场撕开口子仍是未知数。
从扫地机器人到智能电视,追觅的跨界折射出中国智能硬件企业的生存焦虑。当资本追逐全屋智能的故事,企业便被迫不断画大生态版图。但创维团队被挖角的背后,暴露出的是行业创新乏力与人才恶性竞争的深层困局——如果技术突破只能靠“抢人”实现,那么所谓的生态帝国,或许只是沙上筑塔。
本文由JiaYang于2025-08-09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liuhe.jltcw.com/20257733.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