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元赔偿金背后的'原石骗局',一场精心设计的流量围猎
- IT大事件
- 2025-08-01
- 532
炎炎夏日,一场围绕虚拟游戏货币的诉讼在浙江高院落下终审判槌。8月1日,米哈游法务部公告显示,持续近一年的拼多多“1元抢一万《原神》原石”拉新活动被终审判定构成不正当竞争,拼多多需立即停止侵权、登报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100万元。
事情始于去年初春,多位《原神》玩家在短视频平台发现大量标注“官方合作”的推广内容。视频里炫动着游戏角色战斗画面,醒目的“点击领取万元原石”弹窗不断闪烁。某位玩家描述:“点进去是拼多多下载页面,当时真以为是官方福利。”这些视频由拼多多通过“游戏主题任务”渠道投放,平台向创作者提供《原神》素材包和固定宣传话术,要求必须挂载“1元抢原石”链接,每条视频按引流效果结算佣金。
玩家耗费流量下载拼多多App后,等待他们的并非游戏道具,而是平台内部的“娱乐补贴金”抽奖转盘。有参与者尝试三次后放弃:“转盘永远停在0.01元现金券,所谓原石连影子都没见到。”这种刻意设计的认知误导,让大量玩家误认两家企业存在商业合作。当玩家因无法获得原石愤而投诉时,米哈游客服系统单周收到超六百条质问,品牌声誉直线下滑。
法院审理揭示更深层侵权逻辑。拼多多对“原神”“原石”等游戏标识的组合使用,客观上形成与米哈游的商业关联暗示。在法官质询中,拼多多运营人员承认无法获取游戏货币发放权限,所谓“抢原石”实为精心包装的拉新话术。更关键的是,米哈游年初发送侵权告知函后,拼多多仍持续该引流活动两周,期间新增下载量达七万余次。
这并非拼多多首次陷入拉新争议。今年七月,有消费者投诉“推金币”提现活动页面显示“再邀1人可提现89.74元”,实际邀请45人后进度条仍卡在99.99%。类似投诉中,用户临近提现门槛时,平台常将现金奖励替换为无实际价值的“打款币”,有参与者苦笑:“像追着胡萝卜的驴,永远差最后一公里。”
百万元赔偿金的象征意义远超实际金额。判决书首次将游戏元素组合体(角色、道具、货币名称)认定为“有一定影响的商业标识”,明确非授权使用即构成仿冒混淆。判赔金额从一审35万元提升至终审100万元,关键考量正是平台收到律师函后仍持续侵权的恶意情节。目前拼多多已在《中国知识产权报》刊登声明,但声明位置偏居中缝且字号较小,有知识产权律师指出:“这种缺乏诚意的整改,可能引发后续强制执行。”
案件背后折射流量焦虑下的畸形营销。当互联网用户增长见顶,某些平台将法律风险计入运营成本,利用消费者认知惯性设计“诱饵链路”:先用高价值虚拟物品吸引点击,再用无限趋近的进度条刺激分享,最后以无法兑现的奖励完成流量收割。这类模式短期能拉升数据,但正如判决书警示的:“以侵害他人商誉获取竞争优势,终将反噬自身商业根基。”
游戏社区对此判决反响热烈。某《原神》玩家在贴吧贴出维权指南:“遇到盗用游戏素材的广告,直接截图发米哈游举报邮箱。”更多开发者开始效仿米哈游的日常巡查机制,组建AI侵权监测小组。这场百万元赔偿的诉讼或将成为行业分水岭——当每个“1元抢”链接背后都可能潜伏着百万罚单,流量围猎者的好日子该到头了。
本文由DiaoYanSi于2025-08-01发表在吾爱品聚,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s://liuhe.jltcw.com/20257041.html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