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IT大事件 > 正文

京东外卖切割补贴混战,20亿转向品质外卖暗藏什么棋局?

京东外卖切割补贴混战,20亿转向品质外卖暗藏什么棋局? 京东外卖规范补贴 抵制恶性竞争 品质外卖战略 外卖佣金改革 骑手权益保障 即时零售转型 市场监管新规 餐饮业可持续发展 第1张

   2025年7月17日,京东一份直送《第一财经》的声明在外卖行业投下震撼弹——明确否认参与“0元奶茶”“满18减18”等恶性补贴活动,并将此类行为定性为“严重内卷的恶性竞争”。这一表态发生在市场监管总局7月18日紧急约谈三大外卖平台的前夜,被业内视为京东对外卖战略的重大切割。

   表面拒绝补贴,实则暗藏行业沉疴。云南某烤肉店老板晒出的一张账单撕开了乱象一角:29元外卖订单被平台抽走5.71元,综合费率高达19.7%。更触目惊心的是安徽监管部门曝光的数据,在所谓“满15减14”的狂欢中,商家被迫分摊5元补贴,而平台仅承担9元。当消费者为1元炸鸡狂欢时,42.9元订单背后是商家咬牙扛下27.9元补贴、平台象征性补贴14.99元的畸形链条。有餐饮品牌运营总监透露,平台强推“满38减18”活动时,单张优惠券就让商家承担11元成本,单日亏损超2万元,被迫用“阴阳菜单”求生——线上标注小份菜,线下实际减量30%。

   京东的转型绝非临时起意。2025年3月起已启动战略调整:佣金结构改革降低商家费率,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更关键的是7月11日悄然取消“超时免单”政策,转而推出“超时10分钟赔2元券”。这一动作背后是残酷的现实测算——免单政策导致单均配送成本达到美团的3倍,根本不可持续。

   真正标志性动作是20亿专项投入。这笔资金避开补贴战场,转向骑手防暑防寒津贴、购车返款计划等保障体系。效果已在试点中显现:某平台推行骑手“弹性接单”后,人均日单量从45单降至38单,超时率反而下降15%。而正泰电器试水“恒温箱+专职骑手”的高端配送,准时率达99.6%,即便溢价30%仍实现周销破万单。这些探索直指行业痛点——2024年外卖骑手劳动仲裁量激增45%,单票配送费较2020年下降12%。

   转向品质赛道才是京东的底牌。在监管约谈后第三天,京东内部流出“品质外卖推进清单”:计划独立开发外卖APP,主推高价小龙虾套餐;联合蒙自市监局严打“幽灵厨房”,要求品牌店开放后厨直播。这与乡村基的成功实验不谋而合——该品牌上线“现炒套餐”并直播烹饪过程,客单价提升至45元,复购率达普通套餐2倍。

   深层矛盾在于行业利润的残酷现实。高盛最新分析指出,外卖行业平均利润率仅2.2%,美团作为龙头净利率也不过4%。当美团高管公开宣称“无人能靠补贴持续盈利”时,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倡议书更揭露恶性竞争导致堂食客流萎缩、食材浪费达30%。京东的转型实则是资本清醒——7月行业单日订单量飙至2.5亿的虚假繁荣下,藏着12瓶矿泉水的刷单泡沫。

   切割补贴战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在履约效率。京东测试的无人配送能否把每单成本压到美团水平?品质套餐能否让消费者接受30%溢价?骑手保障投入会否拖累财报?这些才是20亿豪赌背后的真实棋局。当监管重拳划出“禁止转嫁补贴”等五条红线时,京东的转身或许证明:外卖终局不在补贴额度的血拼,而在能否守住一碗热汤的温度。

发表评论